雙服務體系
查看次數:8394
時間:2018-11-26仔豬腹瀉已經沒有明顯的季節性了,到秋冬季節更加的容易發病,是目前很多豬場常見的疾病,也是引起仔豬死亡的重要原因。秋冬季節腸胃疾病頻發,如何才能避免仔豬腹瀉的困擾呢?本文的內容供您參考,根據本場的特點,加強防范措施。
仔豬腹瀉病的形成原因
仔豬腹瀉病發病原因很多,但是大致可以分為兩類,一類是傳染性腹瀉病,這類腹瀉主要是由致病性大腸桿菌引起的,并且具有傳染性,表現為仔豬黃痢和白痢,傳染性腹瀉發病季節具有明顯性,秋冬季較為多見。另一類為非傳染性腹瀉,也稱為應激性腹瀉,仔豬抵抗力較低,對外界刺激敏感,容易受外界變動影響,比如斷奶,氣溫起伏較大等都能刺激仔豬,產生應激性腹瀉。秋冬季節天氣寒冷,環境變化大,仔豬因適應不良,容易引發非傳染性腹瀉病。除此之外,仔豬對日糧抗原過敏、斷奶、飼料突然更換等因素也容易引起腹瀉。
仔豬腹瀉病的分類
01 仔豬紅痢
剛出生的仔豬容易發生紅痢,通常是發生在一周齡左右,其中1~3日齡較為多見。紅痢主要由C型魏氏梭菌的外毒素引起,由于腸黏膜炎癥和壞死,發病仔豬會排出紅色稀薄糞便,體溫迅速升高,此病病程極短,死亡率很高。
02 仔豬白痢
仔豬白痢疾一般由大腸桿菌引起的腸道傳染病,發病原因復雜。發病的仔豬大多處于10~30日齡之間,白痢疾傳染迅速,一頭仔豬發病,會相繼傳染至整窩仔豬。此病發病率中等,死亡率不高。病豬以排乳白色或灰白色漿狀、糊狀的腥臭糞便為特征。無明顯體溫升高和嘔吐癥狀。
03 仔豬黃痢
仔豬黃痢是初生仔豬的急性、致死性傳染病。仔豬黃痢又叫早發性大腸桿菌病,病原為一定血清型的溶血性大腸桿菌。主要表現為病仔豬精神萎頓,糞便呈稀薄黃色漿狀,臭味明顯。發病仔豬衰弱快速,很快脫水、消瘦、昏迷至死亡。該病發病期很短,為2~24小時。
仔豬腹瀉病的預防
仔豬腹瀉病一旦發病死亡率較高,容易給養殖戶造成巨大的經濟損失,因此,必須做好預防工作。
01 做好母豬的產前預防工作
做好產前母豬接種疫苗、驅蟲、補硒。母豬在秋冬季節產仔時需要在產前30天注射傳染性胃腸炎流行性腹瀉二聯苗。并且于產前15天左右對其進行驅蟲處理,產前40天左右注射亞硒酸鈉一維生素E針10~15毫升進行補硒[1]。另外,母豬產前飼料應注重營養,禁止喂食霉變飼料,確保維生素和礦物質的吸收,增強體質。
02 加強對仔豬的管理
仔豬出生后,掐斷臍帶,臍帶頭用碘酒消毒,殺滅細菌,起到預防作用。其次,要做好仔豬的保暖工作,秋冬季氣溫較低,仔豬要注意保暖,豬舍氣溫維持在20℃~25℃為宜。
03 做好豬舍的清潔消毒工作
及時清理豬舍的糞便,保持豬舍干燥,同時也要做好消毒工作,避免細菌傳染。冬季也用生石灰撒在地面對豬舍進行消毒,至少一周兩次。可以每周一次交替使用威島、高錳酸鉀、菌毒消、過氧乙酸、百毒殺等給豬仔消毒,以免豬仔產生耐藥性。
04 養殖者要做好檢查工作
養殖者在日常照看工作中,要時刻觀察仔豬的精神狀態、飲食情況、糞便顏色和形狀,了解仔豬的身體情況。一旦發現有仔豬生病,及時隔離,以免傳染給其他仔豬,然后馬上采取治療措施,減少死亡率。
仔豬腹瀉病的防治措施
對于仔豬的腹瀉病要做到預防為主,綜合治療。針對不同的病因采取不同治療方式。一定要做到及時發現早治療。
01 致病性大腸桿菌所引起的腹瀉
這一類由致病性大腸桿菌引起的腹瀉,具有傳染性,秋冬季節多發,分為黃痢和白痢兩種,主要治療方法是:對于黃色下痢者,用磺胺適量,另加阿斯匹林共研末調水內服,配合土霉素肌注5~10毫克/千克·天,2次/天,對于白色下痢者,內服0.3%的新潔爾滅溶液2毫升/頭,再配合氟苯尼考作肌注10~30/千克,2次/天,療效顯著。
02 外界刺激引起的應激性腹瀉病
對于日糧抗原過敏、斷奶、飼料突然更換等原因引起的應激性腹瀉病,應在斷奶前進行補食,鍛煉腸胃和器官發育增強體質;進行逐步斷奶,斷奶時保持環境溫暖,減少應激性腹瀉。經常對豬舍進行打掃消毒,保持豬舍清潔,溫度適宜。
另外,仔豬腹瀉容易導致脫水,應該注意及時補液,促進血液循環。一般可用葡萄糖氯化鈉注射液或復方氯化鈉注射液300~500毫升、維生素C注射液10毫升、慶大霉素10~15萬單位混合一次靜脈輸入,每天1次,連用3天。也可以在飼料中拌入鹽酸環丙沙星和蒽諾沙星,對緩解脫水和控制繼發感染有良好作用。
仔豬腹瀉病是仔豬高發疾病,是影響仔豬成活率大小的疾病之一,要引起足夠重視。秋冬季節天氣寒冷,仔豬腹瀉病發作更為常見。腹瀉病的誘發因素多樣,要堅持預防為主,綜合治療相結合的方針,做好母豬產前產后護理工作,給仔豬提供干凈清潔的生存環境,減少感染病毒機會和應激腹瀉發生。(資料來源:豬場聯盟)
【免責聲明】:文章來自網絡,我們對文中陳述觀點判斷保持中立,并不對文章觀點負責。僅供讀者參考。版權屬于原作者。